產品型號 | DYB |
壓力 | 0.1~1(Mpa) |
葉輪結構 | 半開式葉輪 |
工作壓力 | 1~160 |
電壓 | 220、380(V) |
材質 | 鑄鐵 |
流量 | 1~800(m3/h) |
驅動方式 | 電動 |
適用范圍 | 水、油、污水等 |
輸送介質 | 水、油、污水等 |
性能 | 變頻 |
揚程 | 1~900(m) |
用途 | 管道泵,化工泵,流程泵,排污泵,屏蔽泵,試壓泵,污水泵 |
原理 | 螺桿泵 |
泵軸位置 | 立式、臥式 |
葉輪數目 | 1~9 |
葉輪吸入方式 | 單吸式 |
品牌 | galileo/伽利略 |
型號 | DYB |
總成由(泵+4m出油管+手動加油槍+4位機械油表)組成。
木箱、泡沫或紙箱包裝,因本泵屬于重物只能發物流(需到物流站自提),其它疑問請聯系我們。
售后服務承諾
1.產品提供免費維修一年,免費維保期間內如發生非人為原因引起的損壞(不可抗力原因除外),上海蒼茂實業將及時免費更換和修理。
2.產品實行終身包修,免費保修期滿后買方如委托上海蒼茂實業進行維護保養,上海蒼茂實業將對設備進行維護更換件(出廠價),并詳細列出維保內容。
3.上海蒼茂實業本著以客戶利益為**,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盡己所能滿足客戶的要求,做好售后服務。
產品品質承諾
1.上海蒼茂實業對產品的質量及交貨期負責,產品交貨之日起質保期為一年(易損件三個月),終身維護。對于產品質量引起的后果,上海蒼茂實業承擔相應的責任。如因操作不當引起的后果,上海蒼茂實業將以**低成本價對設備進行維護。
2.對所有分供方都進行考察、評審,所有產品的采購都只在合格分供方進行。對分供方所提供的原材料、外購件、外協件都需經過嚴格復查,檢驗合格后方準入庫;
3.產品制造嚴格執行“雙三檢”制度,不合格零件不轉序、不裝配、不出廠;
FragmentWelcome to consult...建立優化水資源配置的長效機制,實行水資源統一管理。首先,明晰水權,落實水權主體,同時通過政府協調推動解決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在水資源管理上做到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發放取水許可證、統一征收水資源費、統一管理水量水質,改變過去農村水與城市水、地下水與地表水分割管理的局面,建立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其次,制定以流域為單元的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合理確定同**域內不同行政區域的取水總量限額,杜絕水資源無序開發行為。第三,強化取水許可管理,通過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審批、取水許可監督管理等措施,實現對區域水資源的有效管理,合理配置區域水資源,協調生活、生產、生態環境用水,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第四,針對部分地區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壞的問題,加強水源保護和治理,涵養水源,增加水資源的可利用量。第五,解決農業灌溉節水和農業用水管理問題,改變農業用水管理松散、浪費嚴重的狀況。
建立初始水權制度,完善水市場運行機制。通過市場約束用水行為,必須盡快建立起水權分配制度和水市場運行機制。水資源是按流域分布的,一個流域往往跨多個行政區。因此,首先應建立水權分配制度,分配流域的取水量,各個行政區根據取水量進行取水總量控制。在行政區域內控制取水總量,制定各行各業合理的用水定額,規定取水的先后順序。其次應建立以經濟杠桿為主要手段的節水制度。在實行定額管理的基礎上,建立以水資源費、水費、污水排放費為主的價格調控體系,嚴格執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度,通過經濟杠桿促使人們自覺履行節水義務;建立循環用水和污水處理回用的激勵機制,鼓勵循環用水和使用再生水;建立穩定的節水投入保障機制,通過節水專項獎勵、財政補貼、減免有關事業性收費等政策,動員全社會力量構建節水型社會。
加強節水工程建設,建立節水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一是加強節水工程規劃,杜絕結構性缺水問題的出現。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經濟發展規劃特別是產業布局規劃時,必須充分考慮水資源的分布,堅持以水定產。二是拓寬渠道,加大節水工程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政府財政支持,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建設以配置水資源為主的節水工程,如水源涵養工程、污水處理工程、灌區改造工程、工業節水改造、海水及微咸水利用、集雨設施建設等。通過節水配置工程,把豐水期的水資源儲存到枯水期使用,把豐水區域的水資源引到缺水區域使用。三是建立節水技術體系和服務體系。加大投入,開發節水新技術;建立節水推廣體系,大力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建立節水產品認證制度和節水技術推廣制度;加強節水技術的指導、示范和培訓,完善節水社會化服務體系。
電運輸遭遇計劃體制許可證被熱炒5萬元一張
“不知道能不能堅持到6月份恢復正常通航”,一位船務公司負責人擔憂地說。
據悉,從2006年9月起,長江三峽船閘進入為期一年的完建期,變雙線船閘運行為單線運行。其間,船閘每24小時換向一次,因而船只的通行量也大幅降低至正常情況的六成。船閘完建時間為今年6月,比原計劃的9月提前3個月。
重慶涪陵大為船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在湖北宜昌三峽船閘處,普通貨物類船只需排隊等候一周左右便可過閘。“炭類船只必須持有電運輸許可證才有資格排隊”,現在普通船只每日放行量多于炭類船只。
電運輸許可證,緣于“三峽船閘炭限量配額運輸通行證管理制度”。去年9月**發改委聯合交通部發布施行《三峽船閘完建期炭船舶過閘通行證管理辦法》,規定下行通過三峽船閘炭船只將實行限量配額運輸,并實行“通行證”管理,憑證過閘。通行證由**發改委統一印制,印有發貨人、收貨人、始發港、目的港、船名、發證機構、通行證編號、有效期、實際載貨量等科目。通行證由炭發貨單位或收貨單位,向湖北、重慶、四川、貴州和云南省市經委或經貿委牽頭的審批小組申領,實行一船一證。
據悉,該制度施行后,每日過閘的炭運輸船舶在18至23艘,炭日運輸量2.9萬噸。按此估算,整個三峽船閘完建的一年期間,炭運輸總量約1000萬噸,和往年的2000萬噸相比,下降一半。而一張電運輸許可證,目前可以賣到5萬元。
不平衡的許可證發放
事實上,長江干流流經青海、西藏、四川等1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承擔了沿江大型企業生產所需的83%的電運輸,在我國炭流通格局中占有重要位置。
近兩年,內河航運的快速發展,云、貴、川、贛、渝等省市炭的沿江銷售量逐年增加,長江干線的炭運輸量持續增長。2005年,長江干線港口炭吞吐量增長10%,達到1.2億噸左右,占當年長江干線港口貨物吞吐量總量的20%。長江水系炭運輸,對長江沿岸地區乃至整個東南沿海地區炭市場的影響,日益增強。
長江航務管理局局長金義華表示,在三峽船閘完建期,預計下行貨運通過能力為每年1600萬噸,約為正常通航期2500萬噸的65%。首當其沖的**是對炭運輸的控制。按照年通航期335天計算,三峽船閘完建期年炭運輸量將下降50%。
據悉**發改委1000萬噸的額度中,由于重慶受三峽工程影響較大,政策上給予適度傾斜,炭運輸額度定為650萬噸左右,湖北為300萬噸,云、貴、川共50萬噸。
數據顯示,2005年重慶貨運企業運輸的炭總量約1000萬噸左右。但由于重慶本地產炭為保證市內發電,一般不經過三峽進行運輸,壓力不大。而經過三峽運往長江中下游的炭大部分來自四川省,一部分來自云、貴,但云、貴、川三省拿到的通行證尚不足發證總量的10%。
被熱炒的許可證
長江三峽船閘限航,使得上游炭生產企業,產品積壓;沿江船運企業,貨源減少,運輸周期延長;下游電廠,原料短缺。
目前,重慶市經委將許可證發放給出產炭或沿江的區縣經委,或直接發放給炭生產企業,下游需電廠。此外,長江航運公司是目前惟一一家獲準領證的運輸類企業。
據悉,四川的炭企業,由于省內運輸額度十分有限,要運出川,通常采取的辦法是,通過關系**到重慶市的炭企業上,然后向重慶經委申請許可證。上游的船運公司,也通過重慶市的炭企業向當地經委申請許可證。
本是市場化運作的長江炭航運,遭遇計劃式的許可證制度后,許可證的炒賣成為必然。
據悉,現在過一次三峽船閘的許可證,私下交易價格約為每張5萬元,而隨著運輸旺季的到來和管制收緊的預期,仍有進一步上漲的趨勢。
我國自主研發的“數字化電廠”項目通過驗收
**“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引導項目———“數字化電廠關鍵技術開發”項目,已由廣東亞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華能伊敏電廠歷時5年開發成功。這個項目已在華能伊敏電廠投入運行,并于日前通過了科技主管部門組織的項目驗收。
所謂“數字化電廠”,即電廠將所有信號數字化,然后利用網絡技術,實現可靠而準確的數字化信息交換、跨平臺的資源實時共享,進而利用智能專家系統提供各種優化決策建設,為機組的操作提供科學指導。其作用是可以降低發電成本、提高上網電量、減少設備故障**終實現電廠的安全、經濟運行和節能增效。
“數字化電廠關鍵技術”包括在線仿真技術、生產優化和分析技術、管理決策支持技術、集散控制技術等,是一項完全擁有自主的技術。它使用了我國首創的在線仿真技術,能夠以實時運行數據和機組仿真數據為基礎實現在線分析和預警預報。驗收組專家認為,這一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數字化電廠”在華能伊敏電廠投入運行后,有效地提高了電廠的節能增效水平。經測算,一臺50萬千瓦的機組一年可節約費用近600萬元,增加發電量2400萬千瓦時。項目投入運行之前,機組非正常停機為十幾次,項目投運后,機組非正常停機只有2次。
專家介紹,這項技術還可廣泛應用于其他流程工業系統。
全面提高中小企業對外開放水
“中小企業對外合作20年”暨中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協調中心二十周年座談會綜述
2006年12月29日上午,“中小企業對外合作20年暨中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協調中心二十周年座談會”在**發展改革委召開。這次會議是為了總結中小企業對外合作的經驗,努力把中國中小企業對外合作推向新的階段**發展改革委歐新黔副主任、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會長鄭斯林和**東北辦副主任宋曉梧等出席并講話,外交部、商務部、農業部、中國貿促會、北京市發改委等部門負責人和有關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做了發言。
改革開放以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的中小企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我國的中小企業已達4200多萬戶,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超過517億美元。一些中小企業機制靈活,在科技創新中不斷取得突破,并開始走出**,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我國中小企業已由對外合作初期以輸入新技術和資金為主,向技術出口、境外加工、海外投資等輸出型方向發展;海外投資方式也從**初的貨幣、實物投資向股權置換、跨國并購拓展。可以說,中小企業對外合作的內容、方式發生了重要變化。因此,在這一歷史時刻,回顧中小企業對外合作的歷程、總結中小企業對外合作的經驗、探討中小企業“走出去”的新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指導和服務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歐新黔在座談會上指出,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一直是我國對外開放的一支重要力量。20多年來,中小企業對外合作在形式和內容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發展。合作方式由改革開放初期的引進生產技術和資金為主,逐步轉向“引進來”、“走出去”相結合的合作方式。目前,中小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出口、海外投資、境外加工等多方面的對外合作,在海外投資領域,投資方式已由**初的貨幣投資、實物投資向股權置換、跨國并購等多領域拓展。在中小企業對外合作管理方面,政府部門注重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做法,組織指導工作不斷加強,對外合作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對外合作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歐新黔強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中小企業對外合作也處于重要的發展機遇期。中小企業自身的發展壯大、政策法規的逐步完善、中國全面履行入世承諾以及國際產業轉移都為中小企業對外合作事業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在看到機遇的同時,也要看清中小企業對外合作過程中存在的各種挑戰。中小企業結構不合理,產業布局相同,產品結構相對落后,管理和技術水平不高,沒有自主,缺乏自主創新意識;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以及市場行為不規范,都成